Site Logo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智能感知与通信国际学术论坛在中南大学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1日 18:31    作者:刘君宜    来源:     点击次数:


2024年7月10日,由湖南省电子学会、CCF长沙分部、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与计算机学院共同承办的智能感知与通信国际学术论坛在中南大学顺利召开。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名校及科研院所的60余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300多名学生共襄盛,并累计有2000余人次专家学者线上观看了会议主会场直播。围绕“智能互联,感知未来”的主题,深入探讨了智能传感器技术、下一代通信网络、边缘计算与物联网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


开幕式致辞

会议在中南大学新校区举行开幕式,由中南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院长邓晓衡教授主持。中南大学副校长何军教授、CCF长沙分部主席李肯立教授分别为开幕式致辞。中南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党委书记李长庚、中南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石金晶等领导和行业专家出席了开幕式。

中南大学副校长何军教授在开幕式致辞,对与会的嘉宾、专家和同学们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智能感知与通信技术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学术会议,激励大家不断进取、追求卓越,共同推动智能感知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类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CCF长沙分部主席、湖南大学副校长李肯立教授在开幕式致辞,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莅临长沙,他表示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联络起各地的科研力量,搭建起更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提升智能感知与通信技术领域整体水平。

两位致辞人均强调了智能感知与通信技术在未来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


大会主旨报告  

此次大会特别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顶尖学者分享、探讨,呈现了10个精彩的主旨报告。

香港城市大学教授、AAAS Fellow、ACM/IEEE Fellow方玉光教授以“Collaborative Perception of 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s for Smart Cities”为题做了首场主旨报告。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协同感知充分利用多视角和车辆移动信息,并介绍了一种优先级感知框架和新型域泛化框架,以解决协同感知系统中的关键问题。

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教授、IEEE Fellow、EIC/CAE Fellow蔡霖教授以“Intelligent Protocol Architecture for 6G”为题带来了深具启发性的报告。以6G无线系统为背景,介绍了新的协议架构,带来了新的启发。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熊红凯教授带来了题为Foundation Models based Intelligent Coding and Communication”的内容深刻主旨报告。从面到点,从点到面,介绍了如今实际场景中基础模型高效编码和通信部署需求的新挑战。

山东大学张海霞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发表了题为“云边协同架构下的资源管理与优化”的具有远瞻性的精彩报告。讨论了面向流媒体应用的 3C资源管理方案,以实现计算密集型任务的低时延处理为目标,分析了通信、缓存、计算多维资源耦合置换关系以及双时间尺度下服务缓存和任务卸载策略。


湖南大学教授谢鲲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以“网络运维大数据感知、建模和分析”为题做了一场深具启发的精彩主旨报告。阐述我们处理运维大数据感知、建模和分析的思路和方法。

宁波诺丁汉大学何祥健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带来了题为Deep-learning for Salient Object Detection”的内容深刻的主旨报告。报告介绍了两种新方法,分别利用单眼RGB图像估计深度信息和采用多级混合损失来提高显著物体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东南大学教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凌振教授,以“商用毫米波窃听能力边界探索:耳机窃听案例剖析”为题做了一场精彩的主旨报告。介绍了一种端到端的毫米波窃听系统。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丁海川教授,以“通感融合的协作无线通信网络设计”为题,从如何实现通信与感知功能的高效共存展开讨论呈现了一场精彩的主旨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何建平教授,以“动态系统的推理学习和最优控制”为题做了一场引人入胜的主旨报告。从动态系统推理和学习的角度出发,阐述在控制和学习融合方向上的一些前期探索;

香港大学助理教授、优秀青年学者陈先浩博士,以Split Learning for 6G Edge Intelligence”为题做了一场精彩新颖且内容充实的精彩主旨报告。探讨了如何通自适应切片联邦学习在资源有限的边缘网络中克服联邦学习部署中的挑战,以促进下一代边缘人工智能的发展。

本次智能感知和通信国际学术会议圆满落幕,不仅推动了学术界的创新探索,也为未来智能化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深远的启示和指导。通过此类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智能感知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能够不断焕发新的活力,为我国下一代智联社会提供强大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一审刘君宜二审董晶晶;三审邓晓衡